时间:2023-07-29 19:59:30
谢邀。
但是作业还是要尽量自己做啊!
7月8号津巴布韦副总统访华,说要开始使用人民币作为法定货币。如果我没记错,这应该是外国第一个主权国家开始使用RMB作为货币。
对中国是件好事,但是提到这个国家的货币政策我真的是很想笑。
简单介绍一下津巴布韦。这个国家位于南部非洲,南接南非,北接赞比亚,没有出海口,领土面积我在地图上看了一下,比湖南稍微大一圈。人口1300万。综合来说,是个中小型国家,但是在南部非洲有一定重量。
和许多非洲国家一样,津巴布韦被欧洲殖民者带入文明社会,后来成功从英国独立。1980年第一次民主选举,总统穆加贝从那时起一直执政到今天。独立之后,津巴布韦飞速发展了两年,然后心比天高想要再给力一点,结果反而发展慢了下来。然后就是打倒白人土豪,分了他们的土地,被国际社会制裁。但是津国人民有战天斗地的精神,你制裁我,我还不跟你玩了呢,直接主动退出英联邦,闭关锁国,自力更生起来。不能再说了,再说感觉要收到快递了。
这段自己作死做出来的悲剧在很多国家都上演过。津巴布韦之所以这么独特,是因为他们央行(姑且算有)脑子比较直,总统说要钱,人民说要钱,那就印呗,于是印钞机就没停过,一直印到2009年印出了面额为100万亿的纸币。
真是耿直。
“老板,坐公交车没零钱,你那有5万亿的吗,给我换点。”
总之2009年开始,本国的钱停止使用了,开始同时使用美元、南非兰特、博茨瓦纳普拉、英镑、欧元、澳元、人民币、日元、印度卢比。
经济早就崩溃了,这下连货币也崩溃了。
这次副总理亲自上北京要求用RMB,需要和去年的一个新闻连起来看。
2014年08月29日 06:09 AM津巴布韦总统未如愿获得中国无偿援助
这个国家被欧盟和IMF联合制裁,经济崩溃想要借钱都没路子。而中国也不想以前那样在国际上就想要面子了,到处白撒钱的事情我们是不会做的。想要援助,你拿什么换?
去年年底中国借了他们20亿美金,资金被定向用于建设发电站,大坝和煤矿。(这些建设往往需要中方公司去援建,钱又流回自己口袋。而且这些基建是为中方下一步进军非洲做准备)。这笔贷款是用津巴布韦未来的采矿税税收作为担保(是不是跟当年列强让我们用关税做保有点像)。总之,中津关系实际上又一次证明了现在中国在国际谈判中已经非常主动。
这回提出要使用人民币,其实是津方希望用货币市场作为条件,换取点优惠。首先,津巴布韦需要一个稳定有力的货币,但是欧元,美元,日元之类的也都可以满足这一条件。第二,中国的人民币国际化战略是时候走出实质性的一步了。津巴布韦主动要求这一点,无非是可以从中国这里弄到的油水要比从美国日本的多。毕竟美国无所谓这一个小市场,而其他国家也没有货币走出去的意愿。
对中国的意义:
首先是国际上有面子,提升软实力。拯救一个濒临崩溃,而其他富国都不管的穷国,其他国家还好意思说中国在非洲搞“新殖民主义”之类的吗?这为以后进入非洲,做了舆论准备。
第二是刚刚说的人民币国际化。美国政府几十年财政赤字都无所谓,就是仗着全球用美元,印钞机一开就是全球帮他吃通胀。而印出来的钱他可不会发给其他国家,这就等于向全球征税给美国自己用。欧元也想这样做,人民币难道不眼馋?
第三是提升中国在非洲的影响,为未来在非洲的经济殖民做准备。这样说有点难听,但是非洲有能源和廉价劳动力,这就跟中国当年一样。美国能用白条换中国的商品,中国将来就不能吃非洲的白食吗?中国想要产业结构升级,以后脏活累活是要交给更穷的国家的。现在就开始布局,三五十年以后才有果子收。
比较理想的结果是,我们现在开始布局津巴布韦,让他成为将来走进非洲的前沿阵地,使rmb将来在非洲被广泛接受。
当然了,这些分析是建立在央行同意的基础上的。拖着一个包袱不一定是好事,看看希腊之于欧元区,前车尚在。
对国际金融体系的影响:
非常小。津巴布韦本来就是被国际社会遗弃了十几年了,本身也不是经济或者贸易大国,他使用人民币象征意义要大过实际意义。美元的头号敌人是欧元,虽然我们自己把货币国际化当成目标,但是现实情况是RMB其实不算是国际市场大玩家。美国把中国当成重要对手,但是现阶段RMB很难称得上是美元的有力挑战者。
人民币走出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首先我们现在还是贸易顺差国,国际货币一般需要贸易逆差。钱往外流,买来货物给本国使用,听起来不利于发展,但是其实是很有利的,在这里不深谈。
咳咳,一百万都不需要,带个几万块。飞到东北漠河,1997年的东北最值钱的就是前苏联遗留下来的资产。
大量的卡车,军用车以及物资,在那个时代,从俄罗斯走私拉到了东北边境。只需要给当地地头蛇交保护费(太多不行),然后就可以拿货。简单到什么程度,可以先拿货,后付款。你卖出去了,然后在给钱。
当时苏联留下的各种工业产品,质量非常的好,正好流入东北。在经过东北工业的包装,远销其他各省。这是一笔时代送给你的红利,当然,最重要的是赚够了,立马跑路。
这波红利,差不多足够你从1997年,一直到2002年,5年时间攒够足够多的资本,开始在资本家正式登上舞台前,完成原始的资本积累。
这笔钱比你那个100万多了去了,而且经过这5年,拥有的渠道,可比你的几百万重要的多。请记住,这是90年代第一批企业家候选名单。
从90年代,一直到现在,总共有4批企业家。第一批,就是90年代走私潮,实现了原始积累的资本家;第二批,是加入WTO后,利用国内外技术\\信息差,实现了原始资本积的资本家;第三批,是08年那个几万亿的基建投资,带来的石油、化工、能源、电力、工程类企业家;第四批,则是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红利企业家,包括互联网、技术密集型企业。
所以97年,在哪个时代,你的一百万真没太多可以投资的地方。你可以去拿地,但是短期内变不了现,不能够吃到第一波红利,所以这一百万,应该做的是去吃苏联的肉。
然后等到加入WTO,迅速成立贸易公司,大量进口国外垃圾产品。当时国外卖1块的东西,国内能卖10块。我记得,我曾经接触过一个德国企业,自己本土快饿死了,全靠中国代理商养活他们,名字没记错的话,叫特固兰。
你能够安稳吃到两波红利,到现在,至少你应该姓柳了。能够吃到一波红利,现在至少也是人大代表,地方的龙头企业。
在想多,那就麻烦了。
————————————————————————————很多人说太麻烦,不如投资马云或者买比特币。对比我只想说,各位麻烦弄清楚有钱人和资本家的区别。
谢邀。
看来还是同为亚洲国家比较能触动国人情绪。
去年美帝失业补贴每周是600美刀,合人民币1.6万元,人家连班都不用上。
这事也算是月经帖了,定期来点挺好,有助于胖友们清醒认知世界。
美帝的最低工资标准是发达国家里最垮的,我记得联邦标准现在也就7.25美刀每小时,月薪折人民币差不多9000元上下;
法国战斗力比较好,按月算最低工资1540欧元,折人民币差不多12000元;
日本最低标准各地不同,平均是902日元每小时。按日本劳动法23天184小时工时折算,折人民币差不多10000元(韩国这个是209工时)。
国内今年最高的,上海,月薪2590元;最低的,安徽第四档1180元(第一档1580元)。
这事老网民应该没啥感觉。讲真,没个几倍的差距,当年那些集装箱偷渡出去做小龙女的是为了啥?
其实当年是二三十倍的差距。以95年为例,北京的最低月工资是210元,而美帝的联邦最低时薪是4.25美刀。按184工时和8的汇率,折人民币6256元。
快30倍了。
今天有些胖友说“run北欧”,结果评论区里百来号人也就一两个肉身在外国,我看着好笑。
我小时候周围很多人是真run。游泳去香港的,渔船去台湾的,集装箱去欧美的,各种伪造邀请函一张机票飞当地然后黑下来的,太多了。
咬牙全家凑一万块给蛇头,然后自己一条命就交给了一个半个月里只有两个孔透气的集装箱。到港后,十几个人里死三四个很正常。
不会说外语,出来后被华人黑社会像牲口一样领走。刷盘子派单子洗车子,工资按最低标准的二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发。住在库房里,活在法律外。
真真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我从小在广东长大,对这票人充满敬意。哪怕他们中的很多人后代已经不能算中国人了,但这种狠劲也是突破常人的。
现在技术工人移民和出国劳务都很稀松平常。真的想改善自己生活的,完全可以自学目标国语言考级,再拿下技术证书(我不给胖友公司打广告,你们自己都能搜出来),真能移出去。
不想移民的,掌握一门技术(各地劳保部门肯定有培训,收费贼低)后找海外派遣。辛苦三五年,月薪一万五到两万也不是难事。
几年前我在知乎的标签就是西非东南亚,我还真指点了小十五六个小镇青年胖友去海外打工,混得确实比在国内工资高。
对国内现实不满咱能理解,真想run其实完全可以低成本run。天天run字挂嘴边屁股扎床边,这是什么鬼事?
扯远了,回来。
国内劳动收入这事,不能速胜论也不能亡国论。觉得“人家那点钱不算啥”,和“人家那钱咱永远赚不上”,都是谬论。
一,这就是高收入国家的水平,就是富。尽管他们在一些开支上成本比国内高(尤其是人工),但总体生活就是好。
这点无须讳疾忌医。人家工业化多少年?跟着美帝大爷多少年?技术和金融的主导权握了多少年?这收益都没有,好意思叫发达国家?
以前国内是有成本优势。工资虽然低,但国有制主导的生产模式,使得大量物资总体还算便宜。像九十年代真正烧钱的,从来就不是常规医疗和公立教育,而是电器。
月薪一两百,一台电视一两千,这才是大头。
现在反过来了。大规模工业化使得国内产品价格下来了,上来的反而是住房医疗教育,因为这块市场化了。
相比之下,当然显得人家的日子更好过。尤其像日本法国德国这些,真正吸引现在中国移民的不是最低工资,是住房和教育。
二,虽然有比较严重的分化,但国内收入确实在增长。
我也对分配有很多吐槽,但真实情况是:
海外务工很缺人啊。
按大面算,海外务工一般是月薪折人民币1.5万到2万,3万的比较少。十年前这个档位招人都挺容易的,现在越来越难。
就是因为国内技术工种的价格上来了。以前的主力,农村务工人员里的技术工种,现在出工一天也有个300到500元起,还不用背井离乡,老婆孩子还在身边。
3万你开不起,2万你打动不了人家,回头找叫苦连天要run的,多数又不愿意干,宁愿三四千坐办公室吹空调。
如果不敢也不愿出去,那国内的收入增长就是要等的,而且空间不可能像欧美日韩这么高,人口体量摆着。
国内外资服装厂的女工月薪差不多6100到6300元(按ie标准工时算),本土厂5000元上下。去年外贸订单回流,普遍也就涨了1000元左右(忙时)。
如果国内劳保体制再进一步,她们的月薪大概也就是再上1000元,差不多到6000至7000元水平,这基本就是现在中国代工利润的极限了。
这个收入水平肯定不能满足一些评论区的情绪,但事实上,这个收入水平已经扭转了十年二十年前成规模的劳动力流出。
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从30倍左右的最低差距追到现在5到7倍(和美帝比),还是在我有生之年看到的,我觉得大面上不丢人。
将来的艰辛,是在如何一边实现产业升级、一边实现分配改革。
尤其是很多电子厂,小年轻机械动作一天12小时,每个月只休两天,月薪也就5000上下。他们跑去送外卖,其实普遍只能多赚1000元左右,劳动时长还基本一致(就是不机械了)。
他们的劳保怎么建起来,他们的收益里多少被科技资本抽走,这些都是要解决的问题。
我觉得只要中国还在投资新产业新技术、还在国家管控金融、还在海外扩张市场、还在进行分配改革和公共资源投资,这个收入增长就还能继续。
不会是什么好看的数字,但也不难堪,因为很可能是上亿规模产业工人里的史上最高工资了。
总之隔三差五清醒一下挺好。
看到差距也看到成绩,不至于一下要灭了美帝一下要亡国,减少二极摆动。
最后感慨一下韩国的闪存LNG等技术,有核心产业就是好。我们如果能在十年内吃下韩国的产业,那我们的最低工资又能涨点。
看到别人吃饱了,第一反应难道不是去吃他的蛋糕嘛...
分国家,比如这个意大利妹妹和我说的意大利的情况,貌似比德国糟糕很多
税后月收入:
在顶尖欧洲(瑞士)
3000欧以下:低保户,
3000-8000欧:中产阶级,
8000欧以上:高收入阶层,
瑞士的平均收入水平略高于美国,收入分布与美国相似:3000瑞郎/美元以下的月收入都会过得较拮据,而六位数(10万瑞郎/美元以上)的年薪在美国和瑞士都是高收入的象征。
在超先进欧洲(卢森堡、挪威、丹麦和冰岛)
2000欧以下:低保户,
2000-6000欧:中产阶级,
6000欧以上:高收入阶层,
考虑到物价差异,实际税后收入排序大约是
美国>>卢森堡>=瑞士>=新加坡>>德国>=挪威>=澳大利亚>=奥地利>=冰岛>=加拿大>=英国>=丹麦。
在先进欧洲(瑞典、芬兰、奥地利、荷兰、德国、爱尔兰、英国、比利时和法国,其中法国大幅落后本组其他国家)
1500欧以下:低保户,
1500-5000欧:中产阶级,
5000欧以上:高收入阶层,
如果考虑到医疗、教育与工作和生活的平衡等因素,那么上述欧洲国家的实际生活水平应该都高于美国或与美国相当。
在发达欧洲(意大利、西班牙、塞浦路斯和马耳他,其中意大利大幅领先本组其他国家)
1000欧以下:低保户,
1000-4000欧:中产阶级,
4000欧以上:高收入阶层,
全欧元区、欧盟的平均水平在法国和意大利之间。
在新兴欧洲(斯洛文尼亚、葡萄牙、爱沙尼亚、立陶宛、希腊、捷克、斯洛伐克、拉脱维亚、波兰、克罗地亚、匈牙利和罗马尼亚。本组各国之间的差距较大,例如罗马尼亚和拉脱维亚之间的距离比罗马尼亚和下一级的保加利亚之间的距离还要大。)
500欧以下:低保户,
500-3000欧:中产阶级,
3000欧以上:高收入阶层。
在弱新兴欧洲(保加利亚)
250欧以下:低保户,
250-2000欧:中产阶级,
2000欧以上:高收入阶层,
保加利亚的收入水平比中国略低,与俄罗斯相近,比土耳其略高,但该国收入差距比中俄土三国的更小。
在一些欧陆国家,主要是北欧和法德,有一种“平等”文化,即每个人都相信即使自己与他人不同,自己也不比他人差,同时自己也不比他人好。这种文化和(热衷攀比、必然内卷的)儒家、昂撒文化是完全不同的。
这种“平等”的文化基因,是未来世界最需要的,它最终能够推动人类社会向“天下大同”收敛。或许欧陆文化,而不是儒家或昂撒文化,才代表了人类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谢邀。
血液增多了(社融),血压没起来(CPI)。
有点虚。
2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81万亿,高于市场预期的1.49万亿,同比多增5800亿。
其中企业中长期贷款新增1.1万亿,同比多增6050亿——这是大建之力;
居民短期贷款新增1220亿,同比多增4130亿——这是因为去年基数相对较低,不过也有恢复痕迹。
而且还包括了提前还贷的,也就是居民借最近的低利率短贷还过去的高利率长贷;
居民中长期贷款新增860亿,同比多增1320亿——这是21年底以来首次同比多增,确实有楼市小阳春。
不过看这个量,春的有限。
社会融资规模于是起飞。2月新增社融3.16万亿,大幅高于预期的2.2万亿。
其中企业债净发行量属于维持住,新增3640亿,同比多增30亿;
政府债券净发行量出大力,8140亿,同比多增5420亿;
影子信贷(就是银行拐弯抹角塞给地方城投和房地产的钱)小幅下降80亿。比起去年的同比少减4970亿,也算撑住了。
靠着政府端的强催真气,2月社融增速反弹到9.9%。
综合1月2月,新增银行贷款较去年同期上升1.5万亿。
然后,大力没有出奇迹,大力只是撑住了。
1月CPI(消费价格指数)增长2.1%,2月回落到1%;
1月核心CPI增长1%,2月回落到0.6%;
1月PPI(生产价格指数)下降0.8%,2月下降1.4%。
这俩价格指数,可以粗暴理解成消费环节和生产环节的行情。CPI是柴米油盐,PPI是元器件。
照理来说,这把药丸吃下去,不说一柱擎天,也起码得血气旺盛。
所以这俩月一直有人强调:要防止过热。
我字词不搞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但从数据上看:
哥,如果没有眼下的“运动式增长”,你可能已经通缩咧。
生产价格指数已经连续5个月环比下行了哥。
一,内需还是弱。
2月新能源车销量同比增长61%,吼;
但1月2月加总(抹去春节因素)的国内乘用车累计销量,同比下降了19.8%。
我个人觉得这是眼下内需的一个突出特点:大红海包裹下的小蓝海。
很多行业整体上处于停滞,但确实有产品更新升级,于是涌进去的需求形成局部繁荣;
但这局部繁荣的体量并不足以扭转整体停滞。就像折叠屏手机的暴增不能改变手机整体下滑。
这些局部热点“修饰”了很多人对内需的感知。
二,只有国企能接。
内需孱弱、进出口露颓、收入预期信心不足,民企板块接不住你的大水。
接了往哪放?企业和个人都在修复资产负债表,总不能还接你的钱去扩张自己的过剩产能吧。
所以只有国企们能接,他们的负债能留在账本上,水给他们。
三,于是大建。
这就形成了:
一方面看新闻,钱好多啊。2月的M2余额是275万亿,同比增长12.9%,创七年新高;
另一方面,“工价13块一小时”的短视频泛滥,网约车司机抱怨车多单少,制造业服务业躺着。
13块那个我不敢确定,不过今年三月,工价20到23元降到18元左右的在东莞很多。
放的水下不去,只能转入大建。先稳住就业总量,债务的事情以后再说。
所以都关注房价,房价是把大建债务转给普通个人的重要渠道。
总之,再等等3月数据。
3月是完全的复工数据,大建项目也全面上马。3月如果还是躺着,那今年毕业的小胖友就酸爽了。
闲聊公号:王子君的碎碎念。
你如果有140+13/0.05=400亿元,你就可以永久地办一个比天津大学牛逼多的大学,为何还要花1000亿买天津大学呢?
1、 花40亿元在天津买100万平米的场地建校
2 、花100亿元建校园买设备
3、每年花30个100万美元请30个诺贝尔级别的教授教书科研,一年2亿元。其他如辅导员,助教等人的工资支出1亿元。
4、 每年全球只招300名本科生,保持在校300名研究生+博士+博士后。本科生免费,研究生每年5万,博士生每年20万,博士后每年50万,一年支出不到1亿元
5、学校行政办公教学费用10亿元。
综合:前期一次投入140亿元,以后每年费用13亿元。
(对于13亿元的预算有很多质疑,这里一并回复:学生数量2.3万人的日本京都大学2022年财政预算600亿日元,折人民币30亿元,学生数量4.6万人的德国法兰克福大学2022年财政预算6.22亿欧元,折人民币46亿元,学生数不到2000的大学13亿的年预算是不是有可能呢?)
一个拥有30个诺贝尔级别教授的大学是不是远强于天津大学呢?
所以,你如果有140+13/0.05=400亿元,你就可以永久地办一个比天津大学牛逼多的大学,为何还要花1000亿买天津大学呢?
3月27日追加:
没想到调侃也能引发热烈讨论,既然这样那就详细说说。经费有限,早期只能开几个系,招少量的学生和教师。
教授从巴黎、慕尼黑、东京、莫斯科的大学里挖,他们的教授工资不高。挖20个过来。
把潘老师、王老师、施老师挖过当助教,把郑老师挖过来当辅导员的头,把韩老师找来当辅导员
3. 计算机科学系
把Jürgen Schmidhuber,AI三巨头请过来当教授。把T大的唐老师,马老师请过来当助教,再从国外把陈进老师请过来当辅导员。
你们觉得这个配置怎么样?
澳大利亚,五眼联盟成员国,美国最铁的小弟,极端反华。
2018年美国掀起对华贸易战的时候,澳大利亚最积极,对华制裁比英国还活跃。
我可以理解为什么澳大利亚反华,也没指望过澳大利亚能改变其反华立场。
但没想到的是,我们中国的外交官居然真的能把澳大利亚给逼跳反了。
最近,澳大利亚铁矿石巨头必和必拓出口的一批铁矿石抵达了中国山东日照港。
但和以前中澳之间巨额铁矿石贸易不同的是,这批澳大利亚的铁矿石,首次采用了人民币结算。
不仅采用人民币结算,还首次改变了结算机制,以到岸价现货交易。
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澳大利亚的铁矿石在运进中国港口之后,中国买家拿到手之后才进行结算。
从法理上说,这笔交易被视作中国境内的交易,而不是境外。
你在澳大利亚港口交割铁矿石,当然可以用美元,但你在中国港口交割铁矿石,当然要用人民币。
而从实际效果来说,以中国港口到岸价现货交易,中国买家就一点风险都没有了。
要是运这批铁矿石的货船被人拦截检查了,被导弹炸了,所有损失一律澳大利亚负责,中国买家只会在中国港口收到货之后付款,等于是把运输风险转嫁给了澳大利亚。
除此之外,如果澳大利亚同意在中国港口进行到岸价现货交易,那就等于承认以后铁矿石的交易中心在中国,那么铁矿石的定价权就会被中国拿到手。
因此,到岸价现货交易,还用人民币结算,这摆明了是对中国有利,还动摇了美元霸权,澳大利亚为什么要这么做?
这些年,人民币一直在扩大自己的影响力范围,但毕竟是新起之秀,覆盖范围有限。
目前全球有60多个国家把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超过28个国家采用人民币结算,但和美元比起来还是相当之少。
就算是亲华的外国政府,都不一定会采用人民币结算,怎么这么反华的澳大利亚会采用人民币结算?还能接受到岸价现货交易这种条款?
怎么看,用人民币结算也轮不到澳大利亚啊,难道澳大利亚吃错药了?
事实上,澳大利亚真没想亲华,之所以用人民币结算铁矿石,完全是被迫无奈。
中国政府用了3年的时间,通过种种手段,让澳大利亚被迫跳反,主动撬了美元霸权的墙角。
我来梳理下澳大利亚是怎么被一步步逼到墙角的。
2018年,澳大利亚跟随美国对中国发起了贸易战,让中国非常愤怒。
中国是澳大利亚第一进口国和第一出口国,标准的最大贸易国,澳洲最大金主,澳大利亚反华主要是意识形态的问题。
除此之外,和贸易结构也有很大关系。
我们对澳大利亚发起了反制裁,但无从下手,最后只制裁了澳洲的煤炭、红酒、龙虾等种类,大幅提高关税。
而在中澳贸易总额中占比高达75%的铁矿石,中国完全没办法制裁。
虽然澳洲卖的是最低级的铁矿石,是资源国,看似毫无技术含量,看似是被工业国剥削,但谁依赖谁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和技术无关。
2018年那会中国对铁矿石需求太大,制裁澳洲铁矿石就是制裁中国钢企自己,所有关税成本会由中国企业承担,制裁毫无意义。
中国不像特朗普那样好面子,不搞极限讹诈,因此只能对铁矿石置之不理。
为什么中国不自己挖铁矿石,是我们没有铁矿吗?
那倒也不是,但澳大利亚的铁矿石太逆天了。
中国的铁矿石储藏总量极大,但大多数品相一般,含铁率不高,且大多都位于地下深处,需要挖出来才能用。
澳大利亚的铁矿石就不一样了,首先就是品相极好,含铁率非常高,而且直接就浅埋于地表,去掉浮土下面全是高品位铁矿石,露天挖出来直接就可以装船卖钱。
标准的老天爷赏饭吃。
因为这个因素,澳大利亚的铁矿石成本极低,售价比我们的矿山开采成本还低。
不仅成本低,产量还高,全球遥遥领先。
因此,就算澳大利亚再作妖,我们还是要买澳大利亚的铁矿石,没办法。
也正是因为如此,澳大利亚才敢肆无忌惮的反自己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吃准了中国不敢反制裁。
怎么破掉这看似无解的局面?
澳大利亚的铁矿石确实是老天爷赏饭吃,确实牛逼,但全球可以露天开采的铁矿可不止澳洲一家,其他地方也有人是老天爷赏饭吃。
全球铁矿石三巨头,除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公司之外,还有巴西淡水河谷以及英国力拓集团,三家合计供应了全球70%的铁矿石出口量,其他小公司加在一起占了30%。
必和必拓虽然牛,但再牛也没占100%啊。
只要没到100%,中国就有拉拢分化,各个击破的可能性。
然后,中国外交人员登场了,一家一家去聊天。
自2019年开始,中国先从小铁矿石供应商谈起,一步步递进,然后和南非、乌克兰等中等铁矿供应国签署了用人民币结算的铁矿石贸易合同。
拿下了全球30%的铁矿供应之后,击破了巴西淡水河谷,让巴西签下了用人民币结算铁矿石的贸易合同。
中小型铁矿供应商和巴西淡水河谷,为什么同意用人民币结算铁矿石?
凭什么?中国能给什么好处?
中国当然能给好处,且好处极大。
全球所有的铁矿石贸易,中国占了70%,是全球所有铁矿石的最大买家,而中国把所有国有钢企的采购权进行了统一调配,这是一个非常巨大的需求量。
有了这全球巨大需求量的统一采购权,很多事就可以做了。
只要你同意用人民币结算,那么你家的铁矿石,我们中国照单全收。
别管你挖出来多少矿,你有多少我要多少,不要担心我吃不下。
优先把你家的铁矿买完,还不够的,我们中国才会考虑那些不用人民币结算的铁矿石贸易商。
作为一家企业来说,这么一个财大气粗的超大客户,声称要买光你家的产品,从此不用担心销售的问题,他有多少要多少,条件只是用人民币结算,你愿不愿意和他做生意?
不管你愿不愿意,反正肯定有人愿意,而且愿意的人会越来越多。
小型铁矿贸易商第一个同意,然后是南非乌克兰,然后是巴西淡水河谷,再然后是英国力拓集团,都拿到了中国的超大订单,有多少要多少的那种订单。
有了这种订单,很多铁矿石企业就会增产。
你胆子小不敢增产,别人敢。
3年后,效果非常显著。
2019年,澳大利亚的铁矿石,87%都出口到了中国,事实上等于产多少中国要多少。
2022年5月,澳大利亚的铁矿石,只有40%出口到了中国,事实上中国对澳大利亚铁矿石执行了制裁,依赖度大幅缩小。
几乎所有的小型铁矿石贸易商都和中国签约了,三大铁矿石巨头两家和中国签约了,连英国力拓都签约了,就剩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在那里死撑着。
全球其他铁矿石,有多少中国要多少,还不够的才从澳大利亚那里买,澳大利亚对中国的铁矿石出口量当然节节下滑。
很明显,这严重损害了澳大利亚铁矿石集团的利益。
连英国力拓集团都投共了,凭什么要我们澳大利亚铁矿石集团死撑到最后?
只用了3年时间,对华铁矿石出口比例已经从87%降低到了40%,难道要把市场全部拱手让给别人才行吗?
这3年,澳大利亚政府多次主动联系中国,试图缓和两国关系,但一直遭到中国的拒绝,电话不接,短信不回,微信离线,反正不搭理澳洲。
今年7月的G20峰会上,在澳大利亚外长的邀请下,中澳双方进行了三年来的首次外长会议。
双方外长谈了什么?
新闻没说,但这次外长会议后,澳大利亚的铁矿石突然采用了人民币结算,突然同意用到岸价现货的方式进行交割。
虽然其他方面还在积极反华,但在铁矿石这个领域,澳大利亚投共了,而铁矿石占了中澳贸易的75%。
现在,全球三大铁矿石巨头全部同意用人民币进行铁矿石贸易结算,小型铁矿贸易商就更不用说了。
全球几乎所有铁矿石贸易商都已经采用了人民币进行结算,这会对中国采购铁矿石会造成什么影响?我们优先采购哪家的铁矿石呢?
都用人民币,就等于都不用人民币,以后用人民币结算就没有产多少中国收多少的优待了,因为全球几乎所有铁矿石贸易商都投共了,供应量太大,中国吃不下了。
但是,虽然中国以后不给优待了,所有人还是得用人民币结算。
如果谁敢不用人民币结算,那区别就出来了,这家的中国订单会瞬间爆减。
这是阳谋,但买谁的铁矿石决定权在中国这里,中国当然有权这么做。
澳大利亚已经够对得起美国了,比英国还铁杆,但最后实在是扛不住了。
自带干粮跟美国混可以,但至少不能亏钱吧。
最后,还有一个问题比较纠结。
今天的澳大利亚已经同意用人民币和中国进行铁矿贸易结算了,比亲华政府还支持中国,那你说这个澳大利亚,以后还算不算反华政府啊?
同意和中国用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的国家不多,每一个都是中国的铁哥们,以后还说人家澳大利亚反华,是不是有点过分了?
作者:远方青木(ID:YFqingmu )
最近的人民币出现大闸防水,一泻千里的下跌。汇率从4月初的6.34,下探至7月下旬的6.75,跌幅超过4000基点。即使躺在家里什么都没做,按外汇计价,国人手上的钱就已经打了折。
来源:MSN
一、停摆的工业
人名币贬值趋势从今年3月初现端倪,同一时间点也是上海疫情加速爆发的时候。而本次的人民币贬值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三月伊始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工业。
1、有人愁
作为世界最大的出口国,国际商品的稳定供给高度依赖中国制造,而中国的商品理所当然的需要人民币购买,这也是为什么疫情前的很长一段时间,人民币汇率稳中带涨的底层逻辑。
但一场世纪疫情让全球供应链都出现了问题,让中国经济至今仍未回归正轨。
居家隔离的命令一旦下达,就意味着国内的工业需要无限期搁浅。2022年3月,国家海关总署数据显示,前两个月的中国外贸进出口总额为4.12万亿元,同比下降9.6%。2月份的贸易出口总额较去年12月9%的增速下滑24.9个百分点。同年3月,中国大陆发往美国的集装箱数量创22个月来首低。
那为什么工业不行了,货币就会贬值呢?其实,国际上的汇率是货币本身的价值体现,背后代表的是一个国家实力和信用。
为什么美元的价值高,因为美元是世界通用货币,虽然现在的美元不再与黄金挂钩,但它仍是世界上流通性最强的货币。美元可以换来石油、大豆、芯片;虽然人民币没有美元强势,但世界也认人民币,因为人民币可以换来服装、电子零部件和义务小商品。
作为世界金融中心之一,本次的上海疫情过于严重,直接导致中国兑换商品的能力大打折扣,人民币自然而然也就贬值了。
2、有人欢喜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就在人民币一筹莫展的时候美元却在一路高歌。
不同于人民利益至上,全国上下严格管控的中国,空气中流淌着自由气息的美国,连政府对待疫情的态度也都是不痛不痒,况且,早就不靠劳动密集型产业挣钱的美国,是全球第一粮食生产国、第一原油出口国以及第一高科技拥有国。
说到底货币的汇率体现的还是一个供需关系。义乌小商品可以不买,但是原油跟粮食能断吗?同时,借势俄乌战争和全球供应链的中断,美元指数更是更上一层楼。
来源:新浪财经
二、美国的加息
除开停摆的工业,今年的美联储的连续加息是人民币贬值的另一重要原因。
1、接连不断
北京时间7月28日凌晨2点,美联储将基准利率上调75个基点至2.25%-2.50%区间,为连续两次加息75个基点,也是今年第四次加息。
美联储,全称美国联邦储备系统,本质上是一家独立的私人银行,同时也是美国联邦债务的最大持有者,它的主要职能是维持和刺激美国经济增长。从货币层面分析,本次美联储接连不断的加息,为的就是在市场上寻找国债接盘侠,回收美元,进而推高市场利率水平。传送带式的接连影响下,市面上流通的美元将会越来越少,美元也就越来越值钱。
2、超发是事实,升值也是事实
按照书本理论,一国货币如果超发面临结果将是该国货币的贬值。但实际情况并不会像书本理论说的那样循规蹈矩。目前市面上的美元是超发没错,但是美元贬值了吗?恰恰相反,不但没贬值反而还升值了。
其实,美元的超发早就已经是台面上的事情,当美国当局政府得知只要自己不断印钱,就可以得到想要的一切时,超发就变得势不可挡。 美元的印刷成本只需要相当于人民币的5毛钱,一张面值为1的美元和面值100的,印刷费相差无几。因为和石油等一众紧俏商品的强烈挂钩,美元变得无所不能。只需要花5毛钱就可以买来任何想要的东西,印刷齿轮的时速跟美国人感染新冠的速度有得一拼。
从新冠之后,美国各类政策放水34万亿美元,全世界都在接盘这些水份。美元的超发对各国经济都有着严重影响,为了不被美元侵蚀,各国的货币也实行超发。
同样在2020疫情年,欧元从3月至10月超发1.5万亿欧元用于救市。当年,欧盟27国名义GDP下滑至13.3万亿欧元,同比实际缩减6.2%。按年度平均汇率核算,该GDP接近15.2万美元,人均降至3.4万美元。同期的美国,仅同比实际缩减3.3%,完成的GDP超过20.95万亿美元,人均6.3万美元。与欧盟人均相比,美国人均是其两倍。
虽然大家都一起超发,,但是其他国家的经济数据实在太烂了,美国经济还是比较稳,所以大家宁愿拥抱美元。
而美元升值的内核来源于美联储的加息。加息意味着美元回流,各国需要把借到的美元还回去。对于中国来说,美联储加息带来的国际资本外流冲击,致使人民币也被动贬值。
3、双重压力
根据中债公布的月度数据,境外机构6月份减持中国国债约559.11亿元,单月减持规模为2014年以来最大。2-6月,境外机构累计减持1993.4亿元中国国债。
实际上,自今年2月份以来,境外机构就一直在减持中国国债及其他人民币资产。截止6月底,海外机构分别减持了13%的中国债券,包括7.9%的中国国债和21.4%的商业债券。
疫情的封控下的经济不景气加上美联储的加息和中国央行的降息促使中美利差倒挂幅度持续加深,更让市场资本向美元避风港靠拢。
三、出头要靠熬
面对如此跌幅,该出手时就出手的央行在今年5月减持了226亿美元的美国国债,中国央行的美债持有量13年来首次跌破1万亿美元。一般来说,中国不会轻易抛售美元,但本次央行大量卖出美债的目的也很清晰,就是为了在强势美元周期下,减缓人民币汇率跌幅过大的压力。
1、锋芒显露
当年奥巴马、川普为什么都要求美国制造业回流,因为他们自己也知道现在的美国经济实力有多空心化。
美国最新GDP总量为23万亿美元,占全球经济的比重从巅峰时期的30.0%跌至如今的24.0%左右。2021年,中国GDP达到17.7万亿美元,且占全球经济的比重18%,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高达25%。
而这些数据都是中国一步一个脚印拉高的。即使劳动密集型产业苦哈哈还赚的少,但仍然咬牙坚持,谁让咱技不如人。但付出总有回报,现在世界的发展都要看中国的脸色。人民币汇率更是从1998年的1:8到现在的1:6,这都是实实在在的企业、基建、生产创造出来的。
2、中国耗得起
1875年美国就在世界老二的位置来回磨蹭,直到1890年才成为世界第一,到了1975年前后才把日不落帝国耗到落日,稳坐宝位。
既然美国耗得起,作为仅存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更耗得起。
摆在中国面前的事实是,2021年,美国人均GDP 6.98万美元,约为中国的5.5倍,且美国在芯片设计、品牌文化等软实力方面 非常强,到现在中国的很多工厂都依靠苹果生存,所以与第一位的距离还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拉近。
不过随着我国在新能源产业越来越领先的地位,吸引到了全球龙头企业特斯拉来加码中国。当人民币吸引到的产业资本的越来越多,以及一带一路的持续深化带来更好更深入的国际关系,到那时,中国也就熬出头了。
四、结语
美联储鹰、鸽派的转变预示着未来进一步大幅加息的可能性不大,对人民币造成的贬值压力也将进一步削弱。虽然现在疫情反反复复对于出口贸易仍有影响,但相关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总出口额111417亿元,增幅13.2%,总进口额86605亿元,增幅4.8%。进出口贸易顺差达到了24812亿元,碾压德、英、法,且完胜风头正劲的越南。强劲的出口经济对于作为封闭货币的RMB汇率提升,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那些极度看空人民币的,似乎只是停留在中美降加息差别的恐慌以及对于目前疫情管控能力的悲观中,他们并没有看到中国发展经济的决心,和世界格局的微妙变化。
Copyright © 2012-2019 首页-大唐娱乐-注册登录站备案号:琼ICP备88889999号